第三百一十章 出路(一)(1 / 1)

元妙宗,下六峰,六内院,每个内院都有着各自的区域划分和招收要求。

院首会根据这些信息,以及院内名额多寡,确定是否收纳新人。

对于这些散尽家财,花费大代价取得推荐名额,不远万里来到元妙宗的人来说。

这些高高在上院首,一念之间,就可能会决定他们下半生的命运。

高深的武学,详尽的突破典籍,合适的丹药,搭配的兽肉资源。

很多东西,只有在传承悠久的元妙宗内,才会存在。

所以,此时,可以说是决定诸多满怀希望之人的命运的时刻。

崇真殿内,此时一片寂静,六位院首都在细细看着手中的资料。

角落里的熏香一点点的烧着,发出沁人心扉的香味。

“好了,诸位应该也都看完了,今年上半年的名单,由各驻点及外围势力,共计推选出了三十二人,有什么问题想法,都一并说出来吧。”

此时,殿内主座上,长老杨化武淡淡开口。

元妙宗,清江山,共九峰,分为上三峰,下六峰。

上三峰是宗内各种秘地险境所在,也是诸多高手潜心修炼的地方,长老,宗主,也大多待在上三峰。

下六峰,则是元妙宗内根据各类武学特点,特意划分出来的六个内院。

每个内院都有一个院首,院首,就相当于一个门派中,教习传授领导能力过人的传功长老。

他们的实力不一定比上三峰上的诸多高手那么能打,但地位颇高,也等同于一般的长老,毕竟,元妙宗主要的传授传承根基重担,都落在他们的头上。

所以,在这种关系门派传承的大事上,即便杨化武名义上是上三峰下来的首座,但在这种事情上,他也需要听取六位院首的意见。

要知道,这些老院首的经验,手段,阅历,是为元妙宗提供大量新鲜血液的保障。

六院院首面前,摆着数量不一的信物。

元妙宗管辖整个云州,面积广阔,因此被划分成六处资源,面积相差无几的区域。

每一个内院负责一个区域,和一个宗门差不多,负责各自区域内的治安,稳定,发展,招收弟子,也都是根据负责区域划分。

此时,代表韩易的木牌,连同一份资料,摆放在一位面颊狭长,面容阴柔的中年道姑面前。

她穿着一身大红道袍,脸型明明是标准的美人瓜子脸,却因脸颊深陷,给人一种莫名的阴狠感。

此女名叫燕玄机,乃是下六院中,剑符院院首,为人工于心计,极为护短,实力在六位院首中也算是中上游,所以旁人都不太愿意招惹她。

玄妙宗讲究造化玄妙四字,所以杨化武是化字辈,这些院首大多都是玄字辈的。

“既然都看完了,也没有问题,那么还是按照老规矩来吧。”杨化武扫视一圈,见没有人出声,也不奇怪,平淡说道。

唰唰唰。

顿时,数块木牌被丢到了桌子中间。

“还是老样子,诸位院首,说一下理由原因吧。”杨化武按照流程,继续主持。

“基础不牢,心性不定。”

“劲力斑驳,兼修太多,潜力耗尽。”

“根骨低下,出身低下,无法弥补。”

四位丢出木牌的院首分别给出评价,被丢出来的,一共有六块木牌,其中刻着韩易姓名的赫然混在其中。

六块牌子被整齐扔在中间,有序的排列成一排,整整齐齐展现在七人面前。

每个木牌上面,都有姓名,年龄,修为等基本信息,下面还有四列红字。

气血,根骨,出身,心性。

每列红字后面,都有一个对应的评价。

那块标着韩易姓名的牌子上,赫然列着几项:气血斑驳,根骨中下,出身下,心性上。

气血便是指的气血总量和精纯程度。根骨便是其骨龄,体质如何。

出身和心性倒是很好理解,无非就是背景和其性格悟性。

气血,根骨,出身,心性,四部分评价,结合起来,就是潜力资质,以此作为评判标准。

“既如此,那么诸位根据自家内院情况,若是有看中的弟子,可以择优选择。”杨化武主持道。

分配弟子的最后环节,便是这互相交换。

毕竟,偌大的元妙宗,武学功法无数,每个院首和所在内院的特点也不一样。

有的重视气血总量,有的强调心性,也有的是看根骨和出身。

千人千面,这样的环节,也是确保能充分吸纳有天赋之人,也每个内院得到最适合的弟子,充分培养。

此时,燕玄玑左看看右瞧瞧,伸手将一块气血中,根骨上,出身上,心性中下的牌子拿了过来。

“九命院首,你还是这样,竟然连根骨上,出身上上的人都看不上。”

坐在她对面是一位面色苍白,有些虚弱,书生打扮的男子,他轻笑道:“玄机院首,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紫徽院内,首重心性,天资出身再好,心性有问题,那也难以勘破天机。”

紫徽院内,多为卜术神算,阵法天机,心性,是第一关键。

九命院首曾教导过一位天资出众之人,年纪轻轻就能在卜卦方面隐隐追上他。

可惜,此人心性薄弱,堪不破虚假真幻,得了心魔障而死。

这也是九命院首年轻时候的一大人生遗憾。从此以后,他收纳新弟子的时候,就格外重视心性如何。

“没有出身,没有根骨,你的心性悟性再好,修为提不上去,早晚不是被人打死,也是老死。”燕玄机冷声道。

“或许吧。”九命院首轻笑一声,也不和她争,继续看向另外几块牌子。

按理说,他应该叫做玄命院首,但他性格是个低调温和之人,嫌玄字太大,便还是让众人叫他九命。

他看了半天,在两块牌子中犹豫不决。

一块是标着连晋名字的牌子,气血中下,根骨中下,出身中下,心性上。

而另一块,则是韩易的那块,气血斑驳,根骨中下,出身下,心性上。

他手停在半空,犹豫了下,还是将连晋的那块牌子拿起。

两者其实相差不大,气血中下,就是先天元血数量不足的意思,和气血斑驳一样,不是什么好的评价。

但韩易的气血斑驳,兼修过多,还是影响了他的抉择。

毕竟,就算元妙宗内,确实是有将后天浊血化先天元血的办法,那也得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资源代价。

他不认为,一个出身下的人,能够有这种资源,弥补消耗。

很快,一众院首做出了选择,桌子上只剩下了三块木牌。

通常来讲,持有推荐信的武者入门,都是在各自势力中最为优秀之人,也只有种种方面超出普通武者的天才,才能得到推荐。

再加上他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多少也算是个武师水平,基本都不会出现拒收的情况,就算有,那也就顶多一块。

但这一次居然同时有三个人被拒绝。

内院院首没看中,那就意味着无缘内院,只能从外院开始,有朝一日或许能再度参加考核。

“这三人,都看过了,确定了吗?”

杨化武主持道。

众人沉默,有几人再度翻看手中资料。

剩下的这三人,要不就是气血太弱,要不就是骨龄太大,或者是悟性心性不好。

再或者,就是都有之。

杨化武等了一会儿,看还是没有说话的人,便一甩袖子:“那就先这样初步定下了,如果还有修改,尽快告诉我一声。”

三人淘汰,虽然稍多了些,但也没什么。

如今平州遭难,大量的势力武者资源,都在往云州转移。

而元妙宗,作为云州最大的势力,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现在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就是人。

随后,他起身,身影一闪,转瞬消失在崇真殿内。

要不是宗主让他过来,这下六峰的凡俗事情,他还真不愿意多管,待在这儿,感觉空气都不如上三峰清净。

其余院首也准备纷纷起身离去。

“咦?王老的推荐?”一位面白无须,俊美清瘦,儒生打扮的中年道人,忽然一讶。

“韩易”他皱眉看着牌子上的资料,确实各个方面都有些问题。

不过

他想了想,迟疑了下,还是准备将此人招收进来。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不管怎样,王云开,都是他一辈子的师父。

这个面子,他要给。

“慢着!”忽然,一把拂尘挡住了韩易的牌子,燕玄机那冷淡声音响起,“玄真院首,此人,我建议你再考虑考虑。”

“何意?”曹玄真皱眉。

“此人的资料,你再看一遍。”

曹玄真心中有些火气,但还是压着性子,再度看了一遍韩易信息。

虽然韩易并非云州本地人,但在元妙宗强大的情报关系网中,还是将韩易的大部分来历调查的清清楚楚。

韩易,平州,安延城人士,原为一小帮派弟子,性情沉稳,多智谋

推荐人,东阳学院,首席教习,王云开。

曹玄真刚才只是草草看过,现在仔细阅读经历,很快便察觉到了问题。

“澹台寻真?”他自语道,“莫非”

能够成为元妙宗一院之首的,岂会有蠢笨之人。

这韩易,除了出身,根骨,气血不好之外,其他的好像也没什么。

“不错,此子和那澹台家有关,不宜贸然录用为内院弟子,须先在外院磨砺几年,多观察为妙。”燕玄机语气平静。

“就算如此,这资料上也很清楚,此子只是被牵扯进来而已,绝非血脉世家之人,何况,有吾师王云开推荐,有何问题?”曹玄真据理力争。

“王云开?”燕玄机冷笑一声,“你还不知道吗,就你那个号称不偏不倚,有教无类的的师父,王云开,最近可是跟澹台家的人,走得很近很近就差一点在身上挂着澹台家臣的名号了”

“嗯?”曹玄真一愣,在这些院首中,他属于后进者,是最年轻的一个。

最年轻,意味着有潜力,未来进步巨大。

但也意味着,在很多方面,势力,情报,人际方面不如那些老一辈的院首灵通。

他最近也是忙于修炼一门秘术,对自己师父的事情确实没怎么关注。

他只知道,最近自己师父好像收了一位澹台家的弟子,名叫澹台寻真。

但这也没有什么,无非是个血脉世家弟子而已。他师父,什么弟子没有?

他都见过一个本来是在青楼里当花魁的女子,洗头换面,成为他的师妹。

毕竟,王云开的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可不只是说说而已,他也是这么践行的。

“呵。”燕玄机轻笑,“你果然什么都不知道,王云开,如今可是大张旗鼓,摆明声势,给那澹台家的小女孩出谋划策,这样的情况下,你还敢说没问题?

再者说,你也不是不知道,龙血那边,最近,血脉世家,特别是澹台家,可是和我们元妙宗闹得不太妙。这个时候,难道你想犯错误?”

“可是,那韩易,明显只是一个纯血武者,和那血脉世家,没有一点关系”曹玄真还是想替韩易争取一下,无论如何,他都不想看师父伤心。

所以,他第一时间将韩易和血脉世家的关系撇开。

血脉世家,和普通人类组成的势力不和,在各大顶尖势力中,不是什么隐秘。

千年前的那场大劫,导致不少武道体系传承断层,日渐衰微,溶血一脉崛起,普通武人沦在下风。

溶血一脉,就是如今的灵兽血脉世家前身。

千年前,武道繁荣昌盛,大宣地域疆土也远远大过现在的领域,资源充沛无比。宗师,在当时只被叫做筑基期而已,意味只是初入武道的第一步。

那个时候,武道传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无数惊才绝艳的秘术都是在那个时候出现。

元妙宗,在当时,只是一个中等大小的门派。

而溶血一脉,也只是某个高人灵光一现,想通过炼化妖兽血脉,增强武者孱弱体质,提高身体防御力,变得更强而钻研出来的一种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