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右相怀疑,考察期(1 / 1)

傲世第一皇子 高飞 1126 字 4个月前

来不及召集其他将领面见右相,西博卫纵马疾驰,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相爷,好消息,好消息啊。”

西博卫面带喜色,脚步匆匆。

右相石泉见他身影匆忙,面露愠怒之色。

“身为一军主将,为何如此不沉稳。”

“瞧瞧你,那有一点大楚将军的样子。”

西博卫没想到右相石泉会因此发怒,急忙拱手见礼道歉。

“相爷,这次请饶恕末将实在太高兴了。”

“驸马殿下在石林郡大败蛮帅石渠,五千破三万,当场阵斩上万人,横尸遍野、血流成河。”

西博卫将前线传来的消息告知右相石泉,石泉大为震惊。

蛮兵凶悍,最耐苦战。

仅仅一天的时间,赵鼎竟能大败石渠。

若换成自己,也未必能做到。

良久,石泉才从震撼中回过神来,会不会是赵鼎不希望兵权被夺,所以散播出来的假消息?

“西博卫,你确定这个消息是真的?”

“我见过赵驸马,他的确是个有才能的人。可以第一次出战就以五千人大破三万蛮兵,这太不可思议了。”

听到石泉怀疑的话,西博卫解释道。

“相爷,这件消息千真万确,那些信使胯下绑了不少蛮人的头颅,沿途到处都是血迹。”

“听闻那蛮帅石渠的尸首也即将运到镇南关,要做成标本示众。”

听到有物证在,右相石泉坐不住了。

“快带我去看看。”

在西博卫的带领下,石泉来到城中的小校场上,信使将蛮人首级解下,掷在地面上,片刻的功夫就堆起了一座小型京观。

而京观旁还停了一辆货运马车,上面躺着一位披发文身的蛮人,正是在战场上自刎的石渠。

好在这辆货运马车经过赵鼎的改造,否则半路上,石渠的尸体就会震被散架了。

见到眼前这一幕,右相石泉楞了片刻。

之后,他抬起头面对天空,自言自语道。

“看来老夫还是草率了。”

“也许这南征大军放在他手里,真的能打败蛮人。”

西博卫不明白石泉的心中的想法,上前询问。

“相爷,您看,还要不要末将召集诸将,宣布那件事?”

右相石泉摆了摆手,示意不需要。

“我不是个权力动物,不会为了得到权力而使尽手段。”

“我此行本意是接管南征大军,处理岭南的烂摊子,既然别人有能力代替我,我自然乐见其成。”

“但仅仅如此,还不足以证明赵鼎的能力,我要去石林郡亲自看一看他。”

岭南地处偏僻,镇南关中又是一群没文化的军兵、将领,石泉没必要作秀给他们看。

此言是石泉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楚国多出现几个有能力的年轻俊才,他巴不得退位让贤,看着年轻人完成自己心中的理想。

掌握权力的那一刻虽然很爽,可只有真正的上位者才知道,为手中的权力负责是一件多么劳心劳力的事。

来不及休息,石泉又踏上了旅途。

在西博卫的帮助下,石泉和身边的侍卫全都换上了新的马匹。

马儿虽精力充沛,可也耐不住石泉等人一刻不停地鞭策。

几个时辰后,当石泉等人到达赵鼎的营地时,这些马儿也差点累得吐白沫。

走在原野上,看到一行行士兵手持铁锹,掩埋尸体,石泉好奇地走了上去。

“小兄弟,你们这是在埋蛮兵的尸体吗?”

这些兵士虽不知石泉的身份,可见他骑着马,身后又有百名骑马护卫,定不是寻常人。

于是老实回答道。

“今日一役,我楚军跟着驸马殿下,少说也杀了上万人。”

“横尸遍野,血流成河,那场面,可怕极了。”

“殿下说尸体不能留在野外,否则会滋生什么细菌、病毒,令我们挖坑将尸体全部扔进去,最后一把火全烧了。”

对于这个回答,石泉感到有些意外。

他本以为赵鼎只是个有些能耐的将才,没想到还知道战后如何善后。

赵鼎此举没错,古往今来,凡是大规模战争发生的地方,都会在战后不久出现大的瘟疫。

因为死尸堆积于地面,久而久之,瘴疫之气横生。

而后一传十,十传百,瘟疫便蔓延起来,非得死上千万人,把几个郡县的百姓死得干干净净,这瘟疫才能止住。

赵鼎命人将死尸扔进坑中,而后一把火烧个干净,此举恰好和石泉的做法不谋而合。

想到这里,石泉对赵鼎是越来越满意了。

他又问向这些士兵。

“那战死的楚军将士埋在哪里,我能去看看,给他们上一株香吗?”

楚人、晋人同文同种,风俗都是魂归故里,入土为安。

但将士们征战在外,家乡远在千里,甚至数千里外,无论如何尸体都没办法运回去。

只能就地掩埋,立下一座石碑,供后人来此祭奠。

人心都是肉长的,死去的楚军都是袍泽兄弟。

听到石泉要去祭奠,这些士兵岂会阻拦。

“大人,驸马殿下差人修了一座墓,好像叫什么公墓。”

“这场战役中战死的弟兄们都埋在了哪里,刚才我见工匠正在雕刻石碑,这会儿应该已经立了起来。”

“多谢。”石泉拱手道谢,随即转身。

可就在他要翻身上马之际,那名士兵却叫住了他。

“大人,您能不能帮我上一柱香?”

“我叫丁小二,我的弟弟丁幺儿也死在了这场战役里。”

说到这里,这名士兵的脸上落下两行泪水。

石泉的动作瞬间停滞,扭过头,看向名叫丁小二的士兵。

“放心吧,我一定替你祭奠。”

骑上马背,石泉领着护卫们赶往公墓。

半路上,他却拿出百两银子交给一名长随。

“拿着这些银子,去买些香烛、美酒、肉食来。”

“为我大楚战死沙场的将士值得好好祭奠一番。”

前往公墓的路上,石泉神色凝重。

战争总是要死人的,再小的战争也不例外。

只是不知道,这次战役在赵鼎的指挥下,伤亡了多少人。

如果伤亡惨重,即便胜了也没什么好夸耀的,不过是拿人命染红自己的官袍。

石泉最瞧不起这样的人了。

在他看来,合格的将领、统帅,应该做到用最小的伤亡取得最大的战果。

反之,若伤亡大,战果却小,无论结果如何,都说明此人能力不足,不够称职。

来到原野上拔地而起的公墓,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门口一座巨大的坟包。

见到这座坟包,石泉两眼一黑,差点从马背上栽下去。

楚军中的惯例,死者越多,就需要立越大的坟包。

其实坟包的大小,也代表了死者的身份。

如帝王陵墓,坟包犹如山丘耸立。

将相之墓,坟包犹如土丘。

握紧缰绳,石泉咬牙切齿。

“赵鼎这个混蛋,究竟害死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