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平生所愿(1 / 1)

3连的装甲指挥车驶到附近,一个通信兵跳下车,跑步过来对宋鸿飞报告道:“营长,总队长呼叫。”

宋鸿飞点点头,转身走向指挥车。

几位东南军团长着实吃惊不小,暗忖道:“他们步兵分队竟然有无线电通信指挥车,难怪他们的战术配合和指挥联络可以这么机动灵活。”

宋鸿飞抓起电台通话器。

总队长桂率真的声音带着喜悦:“部队情况如何?还能不能继续作战?”

宋鸿飞道:“伤亡不大,打是没有问题,不过也看要怎么打了。”

桂率真道:“如果继续向西突击,能不能打?”

宋鸿飞暗忖再打下去双方就真要血流成河了,只怕事变进展要有眉目了,何必还要再大动干戈?

他稍一迟疑着,对着话筒道:“继续进攻没有进行准备,部队连续作战也比较疲惫了。”

桂率真也迟疑了一下,道:“不是要进攻,是要防御!徐总指挥命令我总队,严密监视渭州城之敌,阻敌增援,与28师协同配合拿下张家岭,装甲营的战车要调往西潼公路担任攻击火力。你营接下来的任务是在田家村以西部署防御,监视牵制,一个援兵也不许放过来!”

宋鸿飞道:“是!明白!赵王村以东的一个小分队还在那边,对方没有任何异动,稍后我会增派兵力巩固防御,加强牵制。”

桂率真又道:“此一仗战果如何?”

宋鸿飞道:“俘虏太多了,不好管,其中有三个团长。我部正在收拢集中俘虏。”

“这仗打得精彩!1团也在说俘虏太多!嗯,这倒真是个问题。”话筒里桂率真哈哈大笑,“现在张家岭外围支撑据点被全部扫清,28师一个团已从南边翼侧迂回,拿下来问题不大,主攻任务就交给28师吧。你营已连续作战,安排好士兵休整,并作为总预备队,看西京那边进展再定!”

“是!明白!”

宋鸿飞结束了通话,转身走过来。

葛宴春和张学文两人商量了一阵,葛宴春上前对宋鸿飞道:“中校,我的部队早饭都还没得吃,自战斗打响饿着肚子到晌午了,请允许我部埋锅做饭。”

“完全可以!我倒疏忽了。”宋鸿飞毫不犹豫地道,又转身叫来执行军官,“告诉营部和各连伙房,主副食加大量,向兄弟部队敞开供应,不够的立即向总队部申请。”

他诚恳地对几位团长道:“你们也派伙房的士兵来帮帮忙,就当兄弟部队间会个餐。此仗打完了,我们还是兄弟部队。”

“还有一事,战地条件简陋,轻重伤员不可耽误,他们可以返回渭州和西京的医院抓紧医治,其他人员请保持好秩序,留在安置地待西京之事结束,我部保证以礼相待。这么安排,几位团长认为可否?”

几位团长感激地点点头道:“非常感谢。”

林大木一直在注意观察着四周情况,此时他问了一个心中疑惑了很久的问题:“请问中校,你就是此战的战场指挥官?”

宋鸿飞点点头,道:“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军士营营长,宋鸿飞。”

说话间,他向林大木伸出右手掌,一脸的诚恳。

几位东南军团长早已有这个疑惑,得知了答案,心中忽然有了种恍然大悟和如释重负的微妙感觉。

他们早已观察了许久,见对方部队中职务最高的军官是一个中校,心想顶多就是个副团长,但看对方兵力又没有一个团,而刚才通讯兵上来口中喊的是营长,心中产生疑惑,难道对方一个营就突入纵深,搅得天翻地覆,还把他们几个团打得稀里哗啦?这可实在丢脸!

虽然此战对方出动了不少战车,但看对方步兵娴熟精湛的战术动作,可见士兵训练水平也不是盖的,战斗力确实非常惊人,相比之下,自己的部队就相形见绌了,几位团长心中不免又有些羞愧。

经历了三涨村和淹头村两战的3团长林大木,尤其亲身体会到了对方步兵的强悍战斗力,他一路留心观察,顾才有此一问,此刻终可解开心中的疑惑,对方的突击部队确是仅仅一个步兵营!

几位东南军团长多少也听说过宋鸿飞的大名,还看过他的战术研究的文章,见到其人,心中涌起“盛名之下果无虚士”的感慨,也忽然有了种“难怪打了败仗”、“输给他也并不丢人”这样微妙的感觉。

此时心中也没有了对对手的憎恨,只有对自己打了败仗、部队官兵遭受伤亡的惭愧和悲痛。战争就难免有伤亡,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发起战争的不是军人,军人间并没有仇恨。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宋鸿飞博士。”几位团长和宋鸿飞握手。

林大木叹道:“这一仗我输得心服口服。”

几位团长都有此同感。

张学文的目光直盯着军士营士兵手中的步枪,道:“这就是宋营长设计的半自动步枪?”

宋鸿飞点点头,伸手喊过一个士兵:“二等兵,把你的步枪给兄弟部队的长官看看。”

又转头对张谊道:“去找一挺通用机枪来。”

二等兵摘下肩上的民24式半自动步枪,正要卸下弹匣。

宋鸿飞抬手止住他,道:“不必!都是兄弟部队!”

“大将风度!”几位团长暗叹,不由皆对宋鸿飞的坦荡和信任心生感慨。

几位团长有点迫不及待地接过步枪,旁边一群东南军军官也忍不住围了上来。

几位团长爱不释手的仔细查看,体验一番后,抑制不住惊喜:“要不是亲眼所见,都不敢相信我们国家自己也能造出这么好的步枪了!比捷克造zh-29步枪轻便,这个手枪握把舒适性强多了。”

宋鸿飞道:“设计时也借鉴了zh-29步枪的弹匣设计,标配10发的弹匣,也可和zb-26捷克式轻机枪的20发弹匣通用,对弹药的后勤补给非常有利。”

东南军曾从捷克购进了一批zh-29半自动步枪,装备长官卫队、特务连等精锐,但该枪成本高,可靠性和维护性不佳。

3连的一个机枪小组很快把通用机枪带过来,机枪手细致地给东南军官兵讲解展示,众人的目光又立刻被这挺造型新颖的机枪吸引住。

林大木迫不及待的要持枪体验,刚一上手脸上就露出惊讶,禁不住脱口而出:“这么轻!”

机枪手道:“空枪重量和捷克式轻机枪差不多。突击时使用双脚架和100发弹带,三脚架方式时使用和马克沁通用的250发弹带。”

“难怪一直无法锁定对方重机枪阵位反击。”东南军官兵们总算见到此战中他们一直大惑不解又让他们大吃了苦头的“可伴随步兵冲锋”的重机枪了。

这么先进的步枪和机枪竟然是国产的,并且设计师就站在眼前,而这位军官方才还指挥了无比精彩的一战把他们几个团打得落花流水。一时间心中真是百感交集,唯有惊叹不已。

林大木感叹道:“先进的武器,精湛的战术,优良的素质和训练水平,真不愧为一支强大的精锐之师!打了败仗我很惭愧,我也很庆幸,这么强大的武器和部队是我们华夏的,不是日寇的!”

东南军官兵们羡慕无比的目光紧紧盯在“民24式”半自动步枪和通用机枪上,不忍挪开半分,心中不由生出强烈的期盼和遐想:“要是有那么一天,自己也能用上这么好的武器打回老家去!”

宋鸿飞仿佛看出他们心中所想,目光遥望西京的方向:“积贫积弱,内外交困,外敌欺侮!只待此间事了,兄弟齐心,必将复我国土,一雪国耻!”

东南军官兵皆一震,有些人眼中已忍不住直落泪,流落关内数年了,其中的屈辱又有谁知?

张学文的目光看向他,道:“与大敌的一战已不可避免,你如何看待这一战的前景?是否坚信我们最终一定能战胜强敌?”

“坚信不疑!”宋鸿飞斩钉截铁地道,“巍巍华夏族,上下五千年!何曾屈服过外侮?数千年的历史证明我华夏是骁勇善战的民族,我们必将克敌制胜!我民族也一定会崛起于世界最强之列!”

宋鸿飞目光灼灼地望着众人,一脸肃然道:“不光是打回老家,不光是复我国土!跃马扬刀入东京,富士山头扬汉旗!是我平生所愿!”

字字铿锵,振聋发聩,一股凛然的气势笼盖了全场。

众人浑身一震,激扬澎湃。

直到多年以后,跟随他踏上恢弘浩荡的远征,百战余生的那些人回想起这天这番铿锵之言,依然如当年那样壮怀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