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初露峥嵘(1 / 1)

(本故事发生于平行宇宙中的异次元世界,故事中的恒星纪年、华夏国、西京城、西南军、东南军等等所有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纯属虚构,请勿牵强附会联想地球上的现实世界。)

恒星纪年25年12月11日,深夜,华夏西北的古城西京。

夜已深,朦胧的月色静静地笼罩着这座古都,四处沉寂在深夜的沉沉黑暗和寂静中,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个夜晚,注定要载入华夏史册之中。

西京城内,一处僻静之所。

力行社特务处陕省站站长、西京市警察局长马志超神色惶惶,向侍从室一处陈立仁主任报告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

宋鸿飞从美国归来后,军委会派驻留美学生监督处的特派员陈立仁也已返回,随后担任侍从室一处副主任,侍一处负责军事、情报业务。12月4日,陈立仁从洛京城来到西京城“督战”,指导西北特务系统的工作。

陈立仁闻之大惊:“什么情况?你具体说!”

“今天晚间,张先生从晚宴上回来后,和杨先生分别召集东南军和西南军的一众高级将领密会,随后前往杨公馆集中,似在秘密谋划。”马志超语出惊人,报告了惊心动魄的情报,“我们安插其中的内线,亲耳听到了他们说的一句话‘我暂时把那个灯泡关一下,给它擦一擦。这事若是弄不好,那我们都得上山了。’”

“夜间,西京站各处的人员已发现城里城外的西南军、东南军有异动,多支部队已经在分发物资和武器弹药,秘密进行开动和作战准备,气氛极为异常!”

陈立仁大惊失色,拧着眉头苦思,道:“西北剿总现在并没有军事作战计划,这么大的行动为什么不先报告侍从室?有没有确凿的情报,他们想干什么?!”

马志超缓缓摇摇头,这名西京特务头子已是一脸诚惶诚恐:“内线拼着暴露的危险只传出了这句话,结合之前的种种迹象,只怕,,我不敢再往下想。。。”

陈立仁觉得事态严重至极,道:“你把所有材料留下,事不宜迟,现在立即回去组织严密监视!随时报告情况!”

“是!”马志超急忙离去。

这名特务头子出门后,立即察觉到了西京城内紧张逼人的异常气氛,惊疑之中,这名老奸巨猾的特务没有半分犹豫,他并没有回到特务处西京站,而是立即隐匿潜踪逃之夭夭,倒也让他躲过了一劫。

其实早在数个月以前,“西北剿总”政训处长曾扩情、特务处西北地区实际负责人、“剿总”情报处长兼西京军警督察处长江雄风已经得到了种种秘报:“东南军张先生、西南军杨先生与cp的某些负责人进行秘密接触,内容不详。”

随后特务处陕省站就向上报告了获得的各种情报:张、杨的东南军和西南军与cp以及其他军阀势力密联频繁。

特务头子戴先生随即命令陕省站秘密调查,但陕省站也拿不出切实的证据。

戴先生顿感棘手无比,这事情实在太大,虽然察觉到了异常,但却又缺乏确凿的证据,这样天大的事他既不能乱说,又不可不说,戴先生最终没办法,只好春秋笔法向上汇报。

——这其中的种种内幕,侍从室主管军事和情报的一处陈立仁主任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陈立仁心神不安,眯起眼思考着,似沉吟自语道:“把‘灯泡关了,给它擦一擦’,什么意思?要关谁?把他关了?!”

陈立仁猛地惊立而起,往电话机扑去:“我是侍从室一处陈立仁,给我接华清池侍从室!什么?接不通?!怎么回事?!”

往华清池的电话联线当然早已被切断。

“不行,我必须亲自去一趟!”陈立仁大惊失色,砰的砸下了话筒,喝令道:“你在这儿给我守着电话!司机备车!”

司机立即飞快跑出去备车,刚跑出门口,门外猛然响起了刺耳的汽车制动声。

紧接着一片杂乱山响的脚步砰砰逼近,一群全副武装的官兵已押着司机包围了过来,黑洞洞的枪口逼住了屋里的陈立仁等人。

“什么人?你们要干什么?!”陈立仁沉声喝问。

“陈主任,我们奉命请你去喝茶!”

一名西南军军官面无表情走上前,脸色铁青,目光冰冷如刀,对士兵命令道:“把他们的枪都下了,带走!”

凌晨5时许,华清池。

黑暗之中忽然间枪声四起,东南军卫队王玉瓒第1营、孙铭九第2营在总指挥刘多荃和前线指挥白凤翔的带领下,包围了华清池及内院“五间房”下榻处,侍从室的秘书、卫士们奋起抵抗还击,激烈枪战后,东南军瓦解了侍从室卫队的抵抗,解除了卫队的武装。

当夜凌晨始,西京城防部队、西南军警备旅以军事演习的名义,部署戒严,解除了中央系驻西京的武装,将党、政、警、宪、特机构和所有无线电台一网打尽,并接管了火车站、邮电局、机场、银行等要害部门。

早先接替江雄风负责西北区西京站工作的马志超,一心只顾抓权,违反了秘密情报单位须单独设置的工作原则,将无线电主台设在了自己公开担任局长的警察局,正好被西南路军全部查抄,西京站的通讯联络就此被全部切断。直到第二天,江雄风冒死逃出西京后启用秘密电台才发出电报。

最终,第一个向华夏国府报告的不是西北区情报系统,而是远在潼关的中央军第79师,其于12月12日电告:“西京发生兵变。”

东南军和西南军在西京实行“兵谏”,扣押了大批军政大员,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西京之变,举世震惊。

令张杨感到震惊和大惑不解的是,当他四处通电求援时,国内外各方势力、一些著名的社会人士、团体纷纷发表声明指责、声讨,除了cp表示坚决支持,基本所有的舆论都在一边倒的谴责,连苏国也在其机关《真理报》发表社论强烈指责。

被华夏国府控制的媒体就不用说了,全力开动宣传机器,每天密集的社论、通电、声明排满了其手中的喉舌——《中央日报》的版面。

一些老奸巨猾的割据军阀两面三刀,见风使舵,顶多发表一些不痛不痒的通电声明,连口头表示支持的都没有。

内外交困、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就是如此风云诡谲,尔虞我诈。

张先生气得七窍生烟大骂:“我不反他时,大家都反他,我反他了,大家都不说话了,甚至喊我的倒好!”

各界的反应和舆论大大出乎了张杨的意料,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时局和形势上十分被动,巨大的压力压得张杨的心理防线喘不过气来。

金陵国府陷入一片群龙无首的混乱之中,内部也是多方争论不停。“主和派”主张谈判斡旋,和平解决。“主战派”的军政部长何敬之、戴传贤等人,则力主武力“讨伐”。

12日当天夜晚,金陵国府召开中常会紧急会议,对事变后的重要人事进行了安排,并决定兵锋直对威慑西京,以强大的武力施压,不与其谈条件,以维护纲纪和中央的权威。

“主战派”迅速调遣中央军精锐部队由宁、汉、徽、鲁、豫等地向潼关开进集结,并直向西京压进,在军事上取得了十分主动的局面。

教导总队接到了紧急命令,所属第1团、第2团以及军士营、特务营、炮兵营等部分总队直属营编入“讨逆军”战斗序列。

此时,教导总队1团正在徽省的宣州进行野外军事演习。12日中午,副总队长周振强特地前来演习场宣布了立即停止演习的命令,并告知官兵西京之变发生的消息。随后第1团作为教导总队的先头部队,于12月12日下午登车开动,日夜兼程,开赴潼关。

为行动保密,总队长桂率真下令以代号隐匿番号,总队部代号为“大”,第1团代号为“大风”、第2团代号为“大起”,军士营代号为“大威”,辎重营代号为“大故”,出自于刘邦《大风歌》中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练兵千日,初露峥嵘,这将是号称“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的教导总队整军以来的第一次作战行动。

宋鸿飞知道,西京之变是促成华夏两派合作,促成全民族统一战线,一致对外,团结抗日的关键和转折,他深切的期盼统一战线团结对外的局面尽快到来。

但如今,事变的进程是否还会和历史上一样?

他无从知道。

从内心讲,他反对一切内战,他的豪情和宏愿是“借我三千虎贲,复我浩荡华夏。富士山头扬汉旗,樱花树下醉胡妾!”

但现在自己人轻言微,也改变不了什么,静观其变,顺其自然,做好自己职责内该做的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事情不是他这个位置该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