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男儿应是重危行(1 / 1)

宋鸿飞的父亲宋子昱作为长子是华夏国五大家族之一宋家的掌门人,也是宋家庞大产业的掌舵者,母亲沈瑾莹出身东南财团中的沈家,家世显赫,其家族也是赫赫有名的富商巨贾。

对于儿子的前程,当然不可轻率,做父母的是时刻挂在心头。宋鸿飞的父母一向都很开明,这也是宋家一贯的家风家教,始于宋氏家族的奠基人宋乔荪,他非常注重儿女们的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才学、见识和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自强。宋鸿飞和父母进行了促膝长谈,父母都很尊重儿子的意愿。

宋子昱目光如炬,世事洞明,他很赞成宋鸿飞的想法,缓缓道:“看来你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你考虑得很对,税警总团和宋家的关系世人皆知,为了避嫌,自然可先排除了。”

母亲沈瑾莹却有点忧虑,说道:“如今时局动荡,去作战部队又吃苦又危险呢。”

父亲朗朗笑道:“我看鸿飞呀,现在是一脑子的国家民族、抗夷御侮的想法呢,满脑子的金戈铁马,纵横驰骋,执戟破虏三万里!”

宋鸿飞不由得道:“父亲真是目光如炬,什么事情都瞒不过您!”

其实宋子昱心中还有一层考虑,他认为宋鸿飞生长在他们这样的家族,从小没受到过什么挫折,让他到经受一些挫折和磨砺,对他的人生成长也是有益的。

母亲也笑了,道:“要不怎么说‘知子莫若父’呢,你呀怎么想的,做父母的还能不知道吗。”

“兵工署、军政部、军校虽然都给高官厚禄,但和在作战部队领兵打仗还是不同的。”父亲又道,“你要记住一句话:作战在奇不在正,带兵在正不在奇。要做无敌的统帅,首先得成为士兵心中的英雄!”

宋鸿飞细细回味着这句话,心里忽然一激灵,他有点惊讶地看向自己的父亲。

母亲笑道:“你父亲以前和我说过,当年陆军总长黄克强看上了他的军事才能,想让他留在身边当助理,只是后来要接过你祖父创始的家族产业才从了商,我只当他在跟我胡吹呢。”

宋鸿飞肃然起敬,道:“父亲可是从未和我说起过呢。”

父亲爽朗大笑:“怎么是胡吹呢。哎,但是现在只能是好汉不提当年勇喽。”

宋鸿飞钦佩之心已然油然而生,道:“确是领军的金石箴言,孩儿定会牢记父亲的教诲。”

父亲欣慰大笑,道:“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我考虑过了,”宋鸿飞笑了笑道,“教导总队桂率真总队长这些天极为诚恳地再三邀请,我设计的枪械正在教导总队率先试行装备和开展训练,他们一再诚邀说一则作为设计者正好得心应手,二则可跟踪了解装备性能和编练战法,也好做后继的改进。”

父亲脸上浮起了笑容,点点头,说道:“这是个好开局,大文章全凭起首,好结局总在后头。”

“当此时局,你选择了这条道路,也就选择了个人的命运,个人的命运也就卷进时代的洪流里来了。”父亲语重心长,郑重地道,“学在军校,历在战场,那就闯闯去!男儿应是重危行!”

宋鸿飞心潮澎湃,一股壮志豪迈之情从心底油然涌起。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未来如何,他也不知道,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他已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宋鸿飞心中一直深藏着一个更为豪迈的志向,从未曾和外人包括父母道起过——“借我三千虎贲,复我浩荡华夏。富士山头扬汉旗,樱花树下醉胡妾!”既然上天给了自己这么一个机遇,自己要感谢上天,要在乱世之中为民族、为国家建立一番功业!

与家人团聚的温馨日子过得飞快,母亲沈瑾莹有一件事情最是上心。这些天家里来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都纷纷夸赞宋鸿飞英俊非凡,一表人才,这名声很快就传了出去。这不,短短时间已经有好多家的夫人、太太明里暗里的表明心意,说家中有闺秀尚待字闺中,两家结下姻亲如何如何,如此这般这般。

一下子就把母亲沈瑾莹的心思给挑动了,她一门心思想着给宋鸿飞娶亲。沈瑾莹回头就对宋鸿飞循循劝诱:“你今年25了,也该成家了。你一回来呀,好多家的父母都问我了,有梁家、俞家、盛家、黄家、杨家、谢家,好多家的女儿,都是世家望族,家世很好,不论才学、品行、相貌、性情都很好。我看梁家的姑娘很合适,我们两家安排一下,你去见见面如何?”

这一举动可着实让宋鸿飞吓了一跳,他满头心思都在想部队的事情,哪里有心思相亲?宋鸿飞支支吾吾以“事业未成”、“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等话语敷衍,应付着对这件事极其上心的母亲。

很快的,华夏国府军政部和教导总队的任命下来了,这下倒是正好给正被母亲逼得没了法子的宋鸿飞解了围,宋鸿飞以军命为由告别了父母,从沪上赶赴金陵。

博士的学历,在整个华夏国军队中都是凤毛麟角,而博士到作战部队,在华夏军队中还是头一着。

俞大维听说了宋鸿飞要到教导总队任职的事情,气得火冒三丈破口大骂,愤怒声讨教导总队竟然趁他尚在德国洽谈之际趁机截胡的卑劣行径。不过他也早知道了宋鸿飞的意愿,只能暗自遗憾惋惜了。

徐月祥、张文白、陈辞修等人也是眼中冒火,对桂率真怒目而视,愤愤不平地质问他是不是耍了什么摆不上台面的小动作?

桂率真赶紧陪着笑脸,再三阐明这是军委会的决定,桂率真心里很明白,这些大佬的资历是他无法相比的,他虽然心里高兴得像开了花似的,但在那些日子里也只得小心翼翼夹着尾巴做人。

对于各方的“抢人大战”,军委会自是一清二楚。本来这等个人任职的小事,根本不需经过军委会这一层,但底下几方人马争抢得厉害,开的价码越来越高,事情越闹越大。

尤其是兵工署长俞大维,志在必得,甚至开出了署长助理、枪械总设计师、弹道和计算机研究主任这些头衔,职务军衔是少将!少将军衔可就不得了,这一来就闹到了到军政部和军委会,军委会就不得不过问了。

军委会的几位首脑苦笑:“这倒是多少年来未见的稀奇事了,这个宋鸿飞,有这么抢手吗。”

军委会有多一层考虑,华夏国党内派系林立、明争暗斗,已成痼疾难愈,拉山头、搞派系一向是心头大忌。不过初出茅庐的宋鸿飞不属于任何山头派系,真要归属起来,也只能是属于中央军嫡系。

几位首脑考虑再三,教导总队报告中的理由自然最是充分,也最是切实、合理,并且也符合宋鸿飞本人的意愿。

于是,军委会批准了教导总队桂率真的报告,同意任命宋鸿飞为教导总队军士营营长,经铨叙厅铨叙,授予陆军步兵中校军衔。

军委会又任命宋鸿飞兼任兵工署、中央军校、交通辎重学校的顾问、教官或参谋等职,并且同时又任为军委会“德国军事顾问团”的联络组成员,肩负联系中德军事合作事宜之职责。

意思也摆明了——我派去的人。这么一来,就算谁有其他心思,谁有不服气的,也没话可说了。

这一手高超的权术手腕,众人都叹服不已。

宋鸿飞的本职在教导总队,同时又和兵工署、中央军校、交辎学校、军委会以及军政部都挂上了关系,身兼这么多让人眼红万分的职务,宋鸿飞自己也无比惊讶,连顶头上司桂率真,甚至军政部长何敬之看宋鸿飞的眼神都有些异样了。

这一下子,宋鸿飞就成了炙手可热的红人,最高层对他的器重和栽培之心,就算是傻子都看出来了,更何况谁人都不傻。

军委会为防人之口,授予陆军中校的铨叙军衔,以宋鸿飞博士的学历、才能、举世瞩目的成就来说,委实不高。但是以他未满25岁的年龄、又是初次任职,也不算低了。毕竟在当时,军衔已经严格规范,黄埔一、二期的大部分毕业生的铨叙军衔也就是中校或上校,当然职务军衔自当又另说。

宋鸿飞亦不得不叹服军委会高层的权谋手腕,真是出神入化,炉火纯青。